- 最后登录
- 2020-6-18
- 金钱
- 20
- 注册时间
- 2015-5-26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14
- 精华
- 0
- 积分
- 19
小学生

|
作为8090年代在国内出生的孩子,财商教育通常是被父母忽视的部分,因为那个年代样貌与金钱的讨论总是让人觉得羞耻,认为这些东西是人们的攀比心理作祟。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才渐渐意识到其实财商教育所传播的思想是在帮助大家从穷人思维转变为富人思维。
当初决定送孩子去犹太体系幼儿园并非是因为财商教育,只是觉得离家近,而且内部硬件设施秒杀美国公立幼儿园。然而孩子在犹太体系幼儿园学习的过程却让我发现他们对孩子的财商培养是体现在日常教育之中的。
有一天宝宝放学回来拿着一个存钱罐,我假装不知道是什么问”这是什么呀?” 她很自豪的说是“coinbank是老师教我们做的,可以把钱钱放在里面。一个小小的存钱罐既培养了宝宝们存钱的习惯,又能增强他们的自制力。
![]()
再说幼儿园每年一次的“假装在以色列”活动,老师都会给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人做一个以色列护照,两张玩具以色列纸币和一张模拟以色列银行信用卡。
![]()
(已被宝宝折过无数次的玩具纸币)
而活动的内容则是假装现金与信用卡购物,也许你会说“要不要这么物质啊,三四岁的小孩子就玩这些与金钱相关的东西?”但实际上这却是教育孩子们你想要的物质是花钱买来的而并非天上掉下来的。
幼儿园每年会开展募捐活动,募捐来的钱会更新幼儿园的硬件设施。老师会带着四岁的孩子们走出校园,去幼儿园周边每一间实体店铺“拉赞助”相信这个过程很多在国内上过大学的人都不陌生,因为国内大学学生会有个外联部,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拉赞助。而对小朋友而言这个过程是告诉他们想要获得金钱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
其实学校对孩子的财商教育只是一个开始,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做的更好。有些时候孩子们去超市见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坚持要买,更有甚者如果家长不同意则躺在地上耍赖。然而如今youtube上动画片开头结尾插播着各种玩具的广告,儿童玩具自媒体主播不断介绍着各种新奇好玩的玩具,并不是说家长们不带孩子去商店就能避免花钱的。当然,适当的买益智玩具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从儿时起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首先你也同样可以像犹太幼儿园里做的那样,和孩子一起做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存钱罐,把每次找零的硬币放进去;其次过年的压岁钱或者零花钱可以引导孩子留存固定的金额,用剩余的金额支配自己的所需(注意:这里是先拿走要存的金额,用剩下的规划支出);也可以直接带着孩子去银行为他们开设一个银行账户,并告诉他们存在银行能比存在自家存钱罐里多一点点利息。我就这样告诉过我的女儿,虽然她只有四岁,但她却完全接受了钱还能生钱的观念。也许你担心直接给孩子的硬币和压岁钱让他们觉得可以不劳而获,那么你可以带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其实金钱都是通过努力得来的。又或者条件允许可以让孩子参与到你的工作和劳动中,例如我喜欢看纸质的书,它也是我工作的一个部分,我会让宝宝帮我把书一本本放整齐放好,享受劳动的过程。
记得在国内刚刚高考完的那年去小店开手机号,那时的手机号码还能随便买不要求实名制。我问老板开个手机号多少钱,还没等小店老板开口,他那看起来大约七八岁的女儿抢着回答"35块“因为是小孩子回答的我便犹豫了一下,没想到她补充了一句”别人家卖40块钱呢!“当然结果我确实在她家办了手机卡。但如今看来为什么有些孩子七八岁能帮家长谈价做生意,有些孩子却要刷爆父母银行卡充游戏?答案一目了然,因为家庭教育,因为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父母对待钱的观念也不同。及时教会孩子认识钱,指导他们规划储蓄和消费才是关键。
有人曾计算过,假如从十岁开始,每月为孩子定投700美金到指数基金,按照10%的利率,当他六十岁时能得到1000多万美金。但是如果从二十岁才开始定投,同样的金额和时间却只能获得370多万美金。因此对孩子财商进行培养不仅仅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理财的良好习惯日积月累得到一笔不小的财富,更能成为金钱的主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