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娱乐专稿(文/陈媛 编辑/樟木) 小李子得影帝啦! 小伙伴们奔走相告,等等,别急着开脑洞,这可不是奥斯卡,而是金球奖,没有梅西的那个金球奖。 金球奖这种排排坐分果果的奖,小李子早得过了,11年前的《飞行家》和2年前的《华尔街之狼》,两个都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角色,为他赢得两尊金球奖影帝,一尊剧情类,一尊音乐喜剧类,也是双喜临门。《荒野猎人》中被熊糟蹋的体无完肤的苦行僧已经是他的第三次了。 可惜,大家的反应,依旧是这样的—— 小李子在红地毯上拥抱另一位提名迷你剧影帝的奥斯卡·伊萨克,被调侃为“莱昂纳多抱得奥斯卡”。 小李子得奖后,“莱昂纳多夺金球影帝,可惜不是奥斯卡”这个标题的传播度,远远大于对小李子的道贺——排第二的是小李子被lady gaga翘臀袭击后翻白眼的gif图,排第三的则是小李子和[url=]凯特·温斯莱特[/url]相拥的gif图。 如果这个时候还有人跑出来,一帧一帧评论小李子在《荒野猎人》中的演技,是如何战胜对手的,反倒显得不合时宜了。 得奖了还这样,如果没得奖呢?况且这还没到奥斯卡呢,大家都已经按耐不住创作的欲望了。当然即使得奖了,吐槽者们也可以换个姿势爽一把,比如“那些年小李子为抱得奥斯卡归所吃的N种苦”之类的。早就被群嘲为假风向标的金球奖,倒在这件事儿上“引领”了一把潮流。 所以,你看,其实小李子得不得奖已经不重要了。无论他做什么,一大批段子手和P图小能手,都会兴奋地等在电脑前,摩拳擦掌,众志成城,彼此激励,争先恐后地脑洞大开,开出一段段令人捧腹的文字和gif图之花。 正如当年他在《盗梦空间》片场甩手走步和光着上半身玩水枪的两张喜感照,已经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说小李子推动了网络P图运动历史性的飞跃,都不为过。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真的是因为奥斯卡太傲娇吗?说实话,到目前为止,学院已经给了小李子四次表演奖提名,其中三次是影帝,分别是《飞行者》《血钻》《华尔街之狼》,这可不是没有给机会哦。国内很多影星喜欢说提名就是赢了,但是相比那些总共提名四个结果颁了双黄蛋的金动物奖,提名奥斯卡的确能称得上是“提名就是赢了”。 但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撇开演技不谈,关键是,小李子不努力还好,和那些总是看着漫不经心就能拿奖的对手,也不会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可他偏偏就是这么努力。除了演得过火,脑门上仿佛刻着“我要得奥斯卡”几个字(英文好的此处可以直接YY英文)。还要命令手下人四处寻找具备冲击奥斯卡可能性的小众文艺片,结果自己没得奖,倒是催生了“好莱坞剧本黑名单”的诞生,成了一批颇具天赋的新人编剧导演登堂入室的平台。 这种反差,让小李子成了一个大写的悲催。要知道,相对于天赋异禀,努力这种品质之所以显得可爱,是一定要建立在对于目标不那么功利的基础上,就算内心就是这么real功利也要装一下嘛,否则一旦失败,不但不会让围观者为你唱起“失败者的赞歌”,反而会引发集体吐槽。 可是,试问,被群嘲如许,总会有人动些恻隐之心。连吐槽[url=]贾斯汀·比伯[/url]“脑残”,都会有人站出来卫道,认为这是赤裸裸的网络暴力。但吐槽小李子就不会。 而当这种夹杂着主观文艺品味和约定俗成的集体道德的吐槽心,遇到互联网这种指数级传播发酵的平台,就会引发一场让人内心充满激情,参与感爆棚,渴望与槽友分享的狂欢,一场绝对可以和星战迷通宵排队看首映媲美的一场仪式。 纵观这十几年最有影响力的几次网络吐槽大会,“吐槽小李子”绝对是发生在娱乐圈最政治正确的一件事儿了。 所以,说到底,最不希望小李子得奖的不是奥斯卡,正是围观吐槽者自己。如果今年奥斯卡得奖了,大家也就都没得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