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23 日,是美国一年一度购物季的揭幕日,各种线上线下的商家开始疯狂打折,我国的海淘族们也格外兴奋,摩拳擦掌准备血拼。
海淘族,就是一群喜欢在国外购物网站上购买国际知名品牌或普通商品的购物人群。近几年,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海淘 、海淘优惠婴幼儿食品问题的曝光,海淘这一行为逐步升温,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加入海淘浪潮。奶粉、母婴用品、玩具、服装、化妆品,甚至电子产品等都成了海淘的主要对象。
家住市区风和丽苑的叮当妈自从有了孩子以后,对食品安全问题显得特别仔细,“ 国内的一些毒奶粉事件总是让我心有余悸,所以我们宝宝的奶粉、米粉和母婴用品我都是从美国网站上淘来的。” 叮当妈说,“ 国外的大品牌比较信得过,虽然邮费有些贵,但有些东西加上运费后还是比国内买便宜。比如我淘的一个电动吸奶器,国内卖1000 多元,海淘来的才600 多元。”
据叮当妈说,以前也尝试过用淘宝的海外代购,但总觉得经过了二道手,不够放心,索性自己动手去海外网站直接购买。海外直购是否就一定有保障?叮当妈这么认为:“ 我买过的米粉、零食和小孩子的锅碗瓢盆基本都是没有问题。但是如果真的遇到要退货也确实挺麻烦,运费很贵。假如说明显是因为卖方的失职引起的问题,他们是会退款的,而且货物可以不用退。”
在叮当妈周围,跟她一样喜欢海淘的新妈妈有30 多位,于是她们建立了一个专门交流海淘经验的QQ 群。“ 我给老公买的剃须刀,本市一家超市卖2300 元,我买来才600 多元,划算!”“ 最近转运公司又涨价了,加州又在加消费税,看来海淘的成本也越来越大了。”“ 我这次买的婴儿保温杯跟淘宝代购价差不多,不过美国直接寄来的,比淘宝放心。” 每天群里的成员都相当活跃。
虽然海外购物网站上基本是全英文,但对于专业海淘族而言并没有障碍,因为他们各有妙招。有的人使用谷歌浏览器,用它附带的全网页翻译功能后就能看懂大意了;还有的会巧妙使用淘宝,把商品的英文名键入到淘宝进行搜索,点开产品页面后就有详细的中英文介绍;还有的会利用网上的翻译软件,用关键词和国外客服聊天,客服也能大致理解。
相对于有一两年经历的海淘族而言,住在百合新城的小许可算是“ 资深” 海淘族了,海归的她,海淘行为是一种习惯的延续。她在国外游历时,每到一个城市就有收藏冰箱贴的习惯,有时在当地找不到满意的,就回来继续在当地的网上淘,“ 看着这些冰箱贴我就会想起我去过哪些地方,所以一个也不能少。” 小许笑笑说,“ 我还是个电影迷,有时候看到国外电影里的主角佩戴过的经典饰品,我就想要买一个一模一样的正版,那就必须要到正规的网站上买" 官方周边产品" 。比如我上星期刚买了心仪很久了的《指环王》中的项链。”
在采访了几位海淘达人后,记者将他们的海淘经验做了以下总结,希望能给跃跃欲试的准海淘者们一些参考。
首先,要申请双币信用卡。 其次,要找一家信誉比较好的国外转运公司,通过其网站注册并获取其海外地址。虽然部分国外购物网站支持直邮,但现在找转运公司更方便。到国外网站购物后,在收件人一栏里要填写转运公司的海外地址,转运公司收到货物后,再发货给国内的买家。
再次,海关部门提醒,消费者可委托快递公司代为报关,由海关决定是否需要缴税。
最后,国内有几家比较大的介绍海淘的网站、论坛、微博,上面有不少海淘新动向、折扣产品推送、汇率和海关知识等,海淘时计算一下,找到物美价廉的购物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