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11-26
- 金钱
- 304
- 注册时间
- 2012-8-10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55
- 精华
- 0
- 积分
- 362
大学生

|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3-8-9 12:37:23
|
只看该作者
补一点粘过来的介绍!!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吃安徽牛肉板面了.想起板面都有种"害孩子"的感觉,特别是酒多了以后,只有板面可以安抚自己的胃.每次早上去都是大喊一声:大碗,多加汤 !有时还让老板加个鸡蛋,那鸡蛋是在板面汤里泡了很久的,蛋黄里面都有臊子的汁液了.在面还没上来之前筷子已经在手里了,鼻子闻到板面汁飘来的香,已经是口齿生津了.吃板面是没什么讲究的,白白的宽宽的面(很劲道的)有绿的菠菜叶盖着,红的牛肉臊子汁液浇在上面,一大碗端上来,迅速的用筷子在面里搅拌几下,有人有耐心的会慢慢的搅,让胃再吊吊,吃的时候可都是虎狼模样了,有人中途用双手捧起来大碗喝板面汤,有人习惯先吃完碗里的面,菜叶也拣吃干净喽,再捧起碗将汤一饮而尽,餐巾纸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最寒冷的冬天里,满头大汗不及时擦喽汗珠儿会坠入碗中的.
安徽牛肉板面,
板面源于安徽太和,安徽板面一是面好,二是臊子好。面是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按比例用食盐、水加以搅拌,和成面团,经过反复搓、揉、摔、拉而成,煮好的板面,清白润滑,晶莹透亮、吃起来筋道而富有弹性。
臊子以牛肉为原料,配以辣椒、胡椒、花椒、八角、桂皮等20多种佐料炒制而成,精在工艺,巧在火侯,成品臊子香而不腻,辣而不辛,咸而不涩,味道鲜美,汤味酱香浓愈。
煮成的板面放上一些嫩绿的青菜,然后浇上沸好的红色的臊子。白的面条、绿的蔬菜、红的臊子,使人食欲大增,口感无与伦比,食后口齿留香,回味无穷,食者无不感叹:“太和板面,面中之王,食太和板面,天下无面”。
安徽牛肉板面的面要揉得很筋道的,至于料子,做法是把干红椒用温油炸至半糊(偏糊一点),然后把卤牛肉、卤过牛肉的汤一直倒进辣椒和油里,大火煮开后慢火焖,煮到入味。做好以后最好吃的就是那个辣椒
安徽板面一是面好,二是臊子好。板面条取小麦精粉,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按比例用食盐、水加以搅拌,和成面团,反复揉搓之后,制成直径半寸,长八寸的小面棒,再涂上香油,码在案子上,蒙上干净的湿毛巾。滋润好的面棒柔软缠绵,触摸如丝绸。
做板面时,厨师在案子上排好三根小面棒,左手捏三个头,右手捏三个头,猛地举过头顶,狠狠地摔在案子上。接二连三,噼里啪啦,边摔,边拉,边闪,板面由此而得名。
捞起煮好的板面,清白润滑,晶莹透亮。厨师捏上一些嫩绿的青菜放在上面,
臊子的制作也十分讲究。用料有茴香、花椒、桂皮、面酱、食盐、红辣椒、牛油和牛肉等。制一锅臊子,各种用料按一定比例和顺序投放。制作时,先将牛油稀释烧沸,然后再下佐料。晒干的红辣椒用量较大,以突出臊子的辣味和色泽,牛肉也占较大的比例。把上等精牛肉切成方楞四正的小块块,待辣椒红颜色下来之后,再把牛肉丢进锅里。这时,必须掌握好火候,才能把牛肉烧得不老不嫩,恰到好处。臊子做好后,舀到搪瓷盆里,凉后便凝结成固体,随吃随取,常年存放,不会变质
|
|